魏晋南北朝文学常识梳理
一、考情分析
在教资综合素质的文化素养部分内容考查中,一般考9道左右单选题,其中部分内容与文学素养有关。文学素养部分包括的内容较为广泛,其中文学常识是文化素养中常见的一个考点。在文学常识中,可以从中国和西方两个角度来进行梳理,本文呈现部分中国古代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学常识,以帮助大家对应人物及作品,并正确做题。
二、知识详解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中的一段乱世,在此期间,连绵不绝的军阀混战和地方割据,持续不断的族群侵并、政权倾覆,带来频繁的人口迁徙和灾难。但即使身处乱世,文人墨客也没有放弃对于文学的追求。从内容上来看,魏晋南北朝文学主要分为建安文学、山水田园诗和南北朝民歌。
(一)建安文学
建安是汉献帝的年号,建安文学的代表作家主要是曹氏父子(曹操、曹丕、曹植)、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和女文学家蔡琰等。建安七子的作品雄健深沉、慷慨悲凉,又被称为“建安风骨。”
1.曹操
曹操,字孟德,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曹操是建安时期杰出的文学家和建安文学新局面的开创者,开创了建安文学的新风气,被钟嵘称为“骨气奇高,词采华茂”的建安诗人。从体式上看,曹操的诗歌可以分为四言诗、五言诗、杂言诗等。代表作《观沧海》、《龟虽寿》、《短歌行》等都属于四言诗,因此曹操将我国四言诗歌的创作推上了新的高峰。曹操的五言诗歌继承汉乐府的传统而又有所创新,为五言诗歌的创作做了探索性的尝试。杂言诗有《气出唱》三首、《精列》、《度关山》、《对酒》、《陌上桑》等,对建安文学之发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经典诗句:①“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短歌行》);②“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龟虽寿》)
2.曹丕
曹丕,字子桓,于公元220年废汉献帝自立为魏文帝。现存诗约40首,形式多样,名作有《燕歌行》《与吴质书》等,其中《燕歌行》全诗均用七言,风格清丽宛转,句句押韵,是中国第一首可以考证的七言诗。
经典诗句:“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 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燕歌行》)
3.曹植
曹植,字子建,现存诗90多首,创作以建安二十五年为界,分为前后两期。
曹植是第一个大力创作五言诗的作家,将文人五言诗的发展推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峰,标志着文人五言诗的完全成熟。他的散文和辞赋也表现出了很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例如《洛神赋》。代表作品有《白马篇》、《七步诗》、《洛神赋》等。
经典诗句:①“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七步诗);②“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洛神赋》)
(二)山水田园诗
山水田园诗以陶渊明、谢灵运为代表。以山水入诗的第一人就是谢灵运,将自然美景引入诗中,开创了山水诗。陶渊明归隐田园之后,参加农业劳动,接触劳动人民,所以他的作品大多反映当时的田园生活,被后人称为田园诗。
1.谢灵运
谢灵运,原名公义,字灵运,世称谢灵运,南北朝时期杰出的诗人、文学家,也是一位旅行家。谢灵运开创了中国文学史上山水诗派,代表作有《山居赋》、《登池上楼》、《岁暮》等。
2.陶渊明
陶渊明,字元亮,又名潜,私谥“靖节” ,世称靖节先生。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陶渊明的诗文重在抒情和言志,将抒情、写景、议论紧密结合,情景交融。代表作品有《饮酒》、《桃花源记》、《归园田居》、《归去来兮辞》等。
经典诗句:①“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饮酒》);②“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归园田居.其一》);③“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归园田居.其三》);④“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桃花源记》)
(三)南北朝民歌
现存的南朝民歌多以情歌为主,《西洲曲》是南朝乐府民歌中最长的抒情诗篇,历来被视为南朝乐府民歌的代表作。北朝民歌则语言质朴、率直、豪迈,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乐府双璧之一的《木兰诗》,描写了女英雄花木兰代父从军的动人故事。此外,“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也是北朝民歌《敕勒歌》中的著名诗句,描写了北方大草原的风光。
练习题
单选题
成语“才高八斗”出自南朝著名学者谢灵运的一句话:“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其中曹子建指的是( )。
A.曹操 B.曹丕 C.曹植 D.曹睿
【答案】C。本题考查历史人物。曹植,字子建,是三国时期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其代表作有《洛神赋》《白马篇》《七哀诗》等。后人因其文学上的造诣而将他与曹操、曹丕合称为“三曹”。南朝宋文学家谢灵运评价其“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C项正确。
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来源标注为“中公教育”的文章,版权均属中公教育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试题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