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考情分析
此部分知识点在考试中主要以单选题、简答题的形式进行考察,重点掌握常见传染病的症状和预防,以理解、识记等方式进行学习。
二、知识点详解
(一)麻疹
1.病因及传染途径
麻疹是由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麻疹病毒存在于病人的口鼻及眼的分泌物中,主要经飞沫传染。麻疹多流行于冬春两季。
麻疹的潜伏期为7~14天,最长可达约21天,一般约为10天。
2.症状
(1)病初的症状和患感冒差不多,有发烧、咳嗽、流鼻涕、眼怕光流泪等现象。
(2)发烧后2~3天,口腔黏膜会有改变。在两侧乳磨牙旁的颊粘膜上,可以看到周围有红晕、中心发白的小斑点,叫费—科氏斑,下唇也可看到相似的斑。这是麻疹所特有的症状。
(3)发烧后3~4天,开始出皮疹。皮疹先由耳后出现,渐至颈部、面部、躯干四肢,最后是手心,皮疹颜色鲜红,略高于皮肤,皮疹之前可看到正常的皮肤颜色。
(4)出疹一般持续3~4天,疹子出齐后开始消退,体温逐渐恢复正常。皮疹消退后皮肤上留有褐色的斑点,经2~3周斑点消失。
3.护理
(1)婴儿居室应保持空气新鲜,但避免让风直吹病儿,温室宜较恒定,空气较湿润。如空气污浊易并发肺炎。
(2)注意眼部卫生。尤其是营养不良的小孩,出麻疹增加了体内维生素A的消耗,会使角膜软化,若发生感染,就可能使眼睛失明。
(3)注意鼻腔、口腔清洁。
(4)饮食宜富于营养而容易消化。
(5)出疹发高烧应采取降低体温的措施。
(6)疹子“内陷”应注意有无并发症。
(7)护理病儿的人,进入病儿所在居室要戴口罩。
(二)手足口病
1.病因及传播途径
手足口病是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可引起发热、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和溃疡。四季均可发病,春夏和秋季是流行的高峰期。在病儿的水疱液、咽分泌物及粪便里均可带有病毒,传播途径复杂,流行速度快,影响范围广泛。主要发生于学龄前儿童,尤其1~2岁婴幼儿为多。
2.症状
(1)发病起初出现发热、咽痛、咳嗽、全身不适等症状。
(2)发热1~2天内,手、足和口腔内出现疱疹,疱疹破溃后形成溃疡,因疼痛影响进食。
(3)一般与8~10天水泡干涸,病愈。
3.护理
(1)卧床休息,供给营养丰富、易于消化的流质、半流质食物,饮食宜清淡,忌冷、辛辣和过咸的刺激性食物,多喝水。
(2)保持口腔清洁,勤漱口。被褥、衣服要清洁,衣着要宽大,柔软,透气。
(3)慎服退烧药。
4.预防
(1)及早发现,加强消毒工作,隔离病毒。
(2)培养幼儿养成勤洗手、餐具专人专用等卫生生活习惯。
(3)室内空气新鲜,病毒流行期间少去公共场所。
(三)猩红热
1.病因及传播途径
猩红热为异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病人和健康带菌者通过空气飞沫传播病菌,也可经被病菌污染的食物、玩具等间接传播。
多发生于2~10岁的儿童。常见于冬春季节。
2.症状
(1)起病急,可有发热、咽痛、呕吐等症状。
(2)病后1~2天从耳后、颈部、腋下出现皮疹,并迅速蔓延躯干和四肢。皮疹细密,压迫可褪色。在肘弯、腋窝、大腿根等皮肤有皱摺处,皮疹十分密集,呈现一条条红线。皮肤骚痒。
(3)面部潮红,但口唇周围明显苍白,俗称“环口苍白圈”。
(4)发病2~3天后,舌乳头肿大突出,很像杨梅,故叫“杨梅舌”。
(5)病后1周左右,皮疹消退,体温恢复正常。皮肤有不同程度的脱皮。
3.护理
(1)病儿卧床休息,多喝水,吃清淡食物。
(2)注意口腔清洁,多用淡盐水漱口。
(3)按医嘱进行治疗,观察身体其他状况,防止发生并发症。
(4)病后2~3周检查尿液,因少数病儿在患猩红热后发生急性肾炎。
4.预防
早发现,早隔离,早消毒。接触者要隔离至检疫期结束之后。
(四)流行性乙型脑炎
1.病因及传播途径
流行性乙型脑炎是由乙型脑炎病毒引起的以脑实质炎症为主要病变的急性传染病。本病经蚊虫传播,流行于夏秋季。
2.症状
(1)起病急,发烧,头疼,恶心,喷射性呕吐,嗜睡。
(2)随病情发展,出现高热、抽风和昏迷。如不及时抢救,会有生命危险。
3.预防
(1)在流行期间1~2个月接种疫苗。
(2)搞好环境卫生,灭蚊,防蚊。
三、重点知识归纳
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来源标注为“中公教育”的文章,版权均属中公教育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试题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