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在教师资格面试中,对考生的考查包含两部分——即试讲和答辩。试讲讲的好固然重要,但是试讲后的答辩环节的表现也不容小觑,对试讲的结果也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很多考生对于答辩中考官都会问到哪些方面的问题,这类答辩问题究竟都应如何组织作答……这些问题都需要考生认真思考和准备。今天,黑龙江中公教育为大家准备了一篇关于《尊重从我做起》的答辩题目以及参考答案,希望能够为各位考生的考前备考提供一些启发和帮助。
一、人与人之间为什么要相互尊重?【学科知识】
【参考答案】
人与人需要相互尊重,我们每个人都是富有尊严的独立存在的个体,有权得到别人的尊重。同时,我们也要尊重他人的尊严,尊重他人的基本权利。
如果彼此缺乏最起码的尊重,那么,交往就会产生严重障碍,失去平等、诚信、友善的交往氛围。
二、怎样理解“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学科知识】
【参考答案】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自《论语·卫灵公》,意思是:自己不喜欢的事就不要强加在别人身上。一般来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适用于人民内部。对其具体的理解,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从自己的情感、需求出发,以己度人、推己及人。它体现为人际间的善意共存意识,即人与人是平等的,要把他人当成自己一样来对待;与人相处,既不丧失自我,又能为他人着想。
第二,换位思考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心理机制。将心比心、设身处地是换位思考的基本方式。一个人在与他人发生摩擦时,如果能站在对方立场上考虑问题,就容易化解矛盾。其中的关键在于切实地关注对方,深入对方的内心世界。
第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另一层意思是,自己喜欢的事也不能强加于人。自己喜欢的,未必是别人喜欢的,如果把自己喜欢的事强加于别人,这是另一种形式的强制,从根本上讲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内涵是相悖的。例如,你吸烟,你也让别人吸,就不道德。又如,你送礼,别人不收,有多种原因,你要人家强收,就不道德。从根本上说,强加于人未能尊重对方,也不理解对方,这样做是不道德的。
三、如何做到尊重别人?【学科知识】
【参考答案】
真正做到尊重他人,就要善于站在她人的角度;感同身受,推己及人。
尊重他人,首先要善于欣赏、接纳他人;
其次,不做有损他人人格的事情。善于接纳他人,即使与人相处时,能由衷地欣赏和赞美别人的优点、长处,允许他人有超越自己的地方。取笑、歧视和侮辱他人,就是冒犯别人的尊严,极易制造矛盾,引发冲突、仇恨和报复,最终令冒犯者自取其辱。
尊重他人最基本的表现,就是对人有礼貌,尊重他人的劳动尊重他人的人格。
四、说说你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设计】
【参考答案】
根据课程标准和教材分析,我设置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1.树立尊重他人,与人为善的观念,体验尊重他人的快乐。
2.在生活、学习中,能够以自己的行动尊重他人。
3.懂得什么是尊重,尊重自己、尊重他人
五、说一说本节课你是如何导入的,为什么这么导入?【教学实施】
【参考答案】
本节课我运用了创设情境进行导入的方法。
设置情景,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叔本华的名言:
要尊重每一个人,不论他是何等的卑微与可笑。要记住活在每个人身上的是和你我相同的性灵。
运用这句话导入今天的新课《尊重从我做起》。
理由:本环节运用了情境导入,情境设置的作用是调动学生的兴趣,使学生愿意参与到课堂中来,进而从对情境的讨论转移到对新知识的学习中。叔本华的这句话本身就包含了人与人之间应该相互尊重,人有得到尊重的权利,也有尊重别人的义务。与本课内容联系紧密,而且运用名人名言进行导入,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注意力,顺利过渡到新课的学习中。
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来源标注为“中公教育”的文章,版权均属中公教育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试题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