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过面试的同学们都知道,综合分析类题目是结构化面试中的高频考点,亦是同学们在备考中的“老大难”问题。答好综合分析类题目,开头引入是作答的关键。但大部分同学在开始作答时往往平铺直叙、内容单调枯燥,不能很好地引起听者的注意。今天中公教育就借助一道题目来和大家来聊一聊如何实现个性灵活式的开头引入,让听者从一开始就对你刮目相看。
当前,有些年轻人选择放弃拼命工作赚钱、放弃焦虑而伤身的生活方式,主动降低自身欲望,缓解生存压力,被称为“躺平”青年。对于“躺平”青年,你怎么看?
一、运用真实感受,准确深入切题。
对于题目中提到的“躺平”现象,同学们可以立足于自己的身份、年龄、过往经历去思考,真切地表达出自身感受。比如有的同学会觉得“躺平”一词只是年轻人说说而已,在实际工作中做起来反而比谁勤奋,没有谁是在真躺!亦有同学会认为“躺平”是年轻人在自身压力下的一种无奈之举,可以适当理解。更有同学会直拒绝“躺平”,认为这种与世无争、过得舒坦的状况不会是自己的选择。同学们可以将看到“躺平”现象后内心的拒绝、理解、无奈、不相信或是各种的感受结合实际情况表达出来,实现“感受”入题。
二、引用名言名句,展现自身文采。
除了表述自身感受外,同学们可以运用名人名言来表达自身对“躺平”的态度。立足于“奋斗”这个核心词,引用习总书记提到过的“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天上不会掉馅饼,努力奋斗才能梦想成真”;“青年时代,选择吃苦也就选择了收获,选择奉献也就选择了高尚”等语句来表达自己拒绝“躺平”的立场。引用名言既能体现文采,又能很好的表达观点,在有一定积累后,便可实现“名言”入题。
三、讲述相关事例,带动情绪共鸣。
运用与题目话题相关的实际案例亦可实现灵活入题。提到“躺平”,同学们可能会联想到如“三和大神”“尼特族”“啃老族”等一些现象来引入。当然更可以借助一些积极拼搏、奋发向上的例子来输出观点,如坚持向绝地要天路,带领村民脱贫致富的“当代愚公”毛相林、疫情中坚持志愿服务、守护医护人员的快递员汪勇、从无声世界里突围的青年学生江梦南等。运用这些动人的例子来表达观点,从而引起听者的共鸣,实现“实例”入题。
以上便是中公教育给大家的切题小建议,尝试在练习中用起来吧!
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来源标注为“中公教育”的文章,版权均属中公教育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试题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