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的劳动特征
一、考情介绍
幼儿教师的劳动特征属于教师资格笔试中科目一综合素质的考点之一,主要以单选为主的形式考查,包括定义反选和例子反选。
二、知识点详解
(一)劳动对象的主动性和幼稚性
主动性:儿童本身具有主观能动性。
幼稚性:学前儿童年龄小,身心发展不完善,各方表现出不成熟性。
(二)劳动任务的全面性和综合性
1.全面性和综合性,是由学前教育任务和教育过程的全面性和综合性决定的;
2.儿童的成长因素是多方面的,它包括遗传、环境、教育与人的自觉能动性因素,哪一方面受到忽视,都可能给儿童成长带来损失。
3.教师劳动的全面性和综合性是由儿童的年龄特点所决定的,学前教育专业教师要在做好教学工作的同时,做好管理和卫生保健工作,让儿童学得好、玩得好、吃得好、睡得好,使其身心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因此学前教育教师的工作任务是全面性和综合性的。
(三)劳动过程的创造性和灵活性
创造性是因为学前教育的特殊性和教育情景的复杂性所决定的。
1.教师劳动的创造性是由这一阶段儿童的年龄特点和个体差异性导致的。
2.学前教育教师的劳动要有创造性是时代的要求。
3.儿童的发展变化性决定了学前教育教师劳动的创造性。
4.教育过程要培养儿童的创造性,这更需要教师设计创造性的活动,以培养儿童的创造需要、创造品格、创造思维能力。
除此以外,教师还需要“教育机智”,也就是教师要能根据学生新的特别是意外的情况,迅速而正确地做出判断,随机应对地采取及时、恰当而有效的教育措施去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劳动手段的主体性和示范性
主体性:教师是“教”的主体。教师本身就是教育。
示范性:
1.学前教育教师劳动的示范性首先是由教育内容、方法和手段的主体化及其与教育结果的一致性决定的。
2.教师劳动的示范性也是由人的认识过程和心理过程的特点决定的。
3.教师劳动的示范性也是由儿童心理特征决定的。
(五)劳动周期的长期性
劳动的效果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得到检验。这种劳动社会效果的长期性,既表现为后效性,又表现为长效性,即人才成长和教育效果在人的一生中都将发挥作用。
(六)幼儿教师劳动的整体性
1.幼儿教师工作的任务是个整体,那就是保教合一。
2.幼儿教师的工作过程也是一个整体,那就是持续一天或半天的“带班”活动。
另外,幼儿教师还得按总的工作任务安排自己的一日、一周、一月、一个学期、一个学年,乃至整个幼儿教育阶段的保教工作,并且要使各项保教工作相互配合、相互渗透,使保教工作中的每一环节相互联系,构成网络和层次,形成整体的工作流程,以便实现保教工作的目标。
三、理解记忆表格整理
四、习题巩固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体现了教师劳动的( )。
A.复杂性 B.创造性 C.长期性 D.全面性
解题思路:
B。解析:“教无定法”指的是教学没有固定的方法,强调的就是教师能够根据不同的情况采用不同的方法,针对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也能够有变化地进行应对,体现的是教师劳动的创造性。
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来源标注为“中公教育”的文章,版权均属中公教育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试题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