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工程的原理》答辩题目及解析
1.谈谈对转基因食品的认识。
【参考答案】
转基因食品自问世以来就备受争议,转基因食品应用广泛,具有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利益,同时也可能带来一些潜在的安全隐患,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产生一定的危害。即利弊共存。
利:
(1)改变育种方式。通过转基因技术可以极大改变传统杂交育种中所需时间长、目的性差、需要多次选育等一系列的问题。
(2)转基因技术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障碍。
(3)可培育优良性状。转基因技术可培育高产、优质、抗病毒、抗虫、抗寒、抗旱、抗涝、抗盐碱、抗除草剂等特性的作物新品种,以减少对农药化肥和水的依赖,降低农业成本,大幅度地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改善食品的质量,缓解世界粮食短缺的矛盾。
(4)利用转基因技术生产有利于健康和抗疾病的食品。
(5)摆脱季节、气候影响。
弊:
(1)据报道,科学家研究发现,有些转基因生物产品可能含有有毒物质和过敏源,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不利影响,严重的甚至可以致癌或导致某些遗传疾病。
(2)有研究者认为外来基因会以一种人们目前还不甚了解的方式破坏食物中的营养成分。
(3)大量的转基因生物进入自然界后很可能会与野生物种杂交,造成基因污染,从而影响到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持续利用,这种污染对环境及生态系统造成的危害比其他任何因素对环境造成的污染都难以消除。
(4)有些作物插入抗虫或抗真菌的基因可能对其它非目标生物起到作用,从而杀死了环境中有益的昆虫和真菌。
总之,每件事物都有两面性,不能因为转基因食物有不好的地方就拒之门外,应该取长补短,这样子才是可持续发展的前进方向。
【要点分析】
本题属于学科知识类问题的考查。考官出此题的目的:第一,考查考生对社会热点和学术热点的认识是否和专业;第二,考查考生能否用专业术语规范讲解;第三,考查考生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品质。考生回答时注意用交流式的语气。只要考生能清晰的表达出自己的观点即可,不必纠结论据是否足够充分。
2.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什么?
【参考答案】
根据我对本节课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确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简述基因工程的基本原理和过程。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对书中以及ppt课件中的插图、图片的观察,学会科学的观察方法,提高收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对基因工程原理及应用的探究兴趣。
【要点分析】
本题属于教学设计类问题的考查。该问题是针对教学目标进行的追问。针对于教学目标类的问题,考生回答时需要注意的是:1.注意是三维教学目标,尽量按照顺序;2.行为主体一定是学生,行为动词需可测量化,教学目标不要太宽泛;3.与试讲中的目标一致,在刚才试讲中明显没有很好达成的尽量不要提到;4.注意尽量回忆性作答而不是去看教案,注意交流式的语气。
3.针对本节课,你采用的教学方法是什么?
【参考答案】
根据我对本节课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主要采取了如下的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用抗虫棉的情境导入新课,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类比学习法:将抽象的名词限制酶、DNA连接酶类比成形象的剪刀、针线等食物,有助于学生的理解掌握。
多媒体辅助教学法:本节课多是微观分子层面上的知识内容,适宜多媒体设施辅助展示限制酶的作用位点、基因操作的过程。
【要点分析】
本题属于教学设计类问题的考查。主要考查教学方法设计的是否科学合理。教学方法的确定是建立在教材和学情精确分析的前提下,是考查考生对于教材和学生的精确把握的情况。考生在回答此类问题需要注意的是要与试讲时的方法一致。
4.基因工程的一般步骤。
【参考答案】
(1)提取目的基因。
(2)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相结合。
(3)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
(4)目的基因的检测和表达。
【要点分析】
本题属于学科知识类问题的考查。考官出此题的目的可能有如下几种情况:第一,考查考生的专业知识是否扎实;第二,考查考生是否能用专业术语规范讲解;第三,如果前面试讲中你有提到该知识点,可能出现较明显的知识性错误。因此建议考生能用学科专业术语作答,且条理清晰的分条作答。若试讲中有讲错也不必惊慌,可以借此机会虚心承认并改正。
5.本节课你是如何导入的?
【参考答案】
本节课我采用的是情境创设的方式导入新课。具体做法是:上课开始我首先用多媒体展示抗虫棉的图片实例,引发学生思考:棉花本来是没有抗虫特性的,那么它是怎样获得抗虫性状的呢?学生根据以往的知识和生活中的常识回答:通过基因工程。我及时肯定学生的回答:同学们的想法很正确,科学家正是通过基因工程的方法将苏云金芽孢杆菌的抗虫基因转入了棉花中从而使棉花表达抗虫毒蛋白。但是这种对基因的编辑操作是怎样实现的呢?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今天的新课教学。
用这种方式导入,一方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另一方面让学生体会到基因工程的应用就在身边,知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
【要点分析】
本题属于教学实施类问题的考查。考官为了进一步考察考生的教学能力与应变能力,要求考生对课堂实施中的具体环节或者具体的教学行为概括或解释。对于课堂再现类的问题,作答思路是:①简单回顾环节/教学方式;②具体展开,这一环节首先有理有据的围绕考官关心或者疑惑的点展开,有能力的话则可以亮点补充,将试讲的时候没有体现的亮点补充出来;③阐述开展该活动的主要指导思想或者设计理念。依据可以是学科新课标、教学论、教材等,主要角度可从学生学习效果、重难点的突破、教学目标的达成等方面选择。
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来源标注为“中公教育”的文章,版权均属中公教育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试题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