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结构化面试中,综合分析能力是必考能力,而社会现象类更是考查的重点。此类题型特点比较显著,题干构成一般是“现象+怎么看”,考官通过此类题目的考查考生是否具备逻辑思维能力、联想发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多项能力,而此类题目通常放在第一题,因此,能否在开头更加个性化、更加自然、真情流露作用重大。
据调查数据显示,现在很多95后第一份工作的平均在职时间只有7个月,远远低于80后、90后群体,成为“闪辞”主力军。对于这一现象,你怎么看。
【存在问题】
1.缺少过渡,语言苍白。例如“我认为闪辞冲动,我不认可。”或者“各位考官,我认为闪辞是不可取的。”
2.直接分析,缺少观点。例如“各位考官,闪辞危害性极大,分为以下三点:.....”。
3.观点不明确。为了表达更为圆滑,表态太模糊,不明确。例如“我认为闪辞有好有坏,应理性看待”或者“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所以我认为闪辞有好有坏,应该理性看待”。
【如何实现自然开头】
1.背景现状式:随着职场年龄的年轻化,越来越多95后走向工作岗位,但与此同时,95后闪辞现象也屡见不鲜,在就业压力愈发严重的背景下,不得不引起社会重视,既要包容和理解,更要加以引导。
2.核心话题式:95后成为闪辞主力军一方面反映出95后在工作中更加注重内心感受和自我价值的实现,在一定程度上能让他们的人生有更多尝试,积累经验,助力人生成长;但同时“闪辞”不等于放纵,更不能作为逃避压力的接口,因此95后在工作时更应理性,做好长远规划。
3.自身感受式:各位考官,“闪辞”这个话题我认为离我并不遥远,我身边的朋友、同学大都是95后,半年甚至一两个月或者几天换一份工作也并不稀奇,我能理解他们的感受,其实之所以换工作就是因为想要找到自以为更好的,这当然无可厚非,但是也有朋友辞职之后非常懊悔,短时间内也找不到其他工作,意志慢慢消沉。所以我认为,“闪辞”有风险,更应理性谨慎,三思后行。
以上就是中公教育给大家分享的社会现象类如何实现个性化作答,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在作答此类题目时,分析深入、重点突出。
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来源标注为“中公教育”的文章,版权均属中公教育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试题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