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现在的孩子打不得,说不得”,当前很多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较差,他们不能接受老师和家长的批评,不能正确面对挫折,更不能承受失败,越来越多的孩子拥有易碎的“玻璃心”。
在教师资格面试的回答规定问题环节中,对于中小学生特点的考查屡见不鲜,为此,中公教育研发团队以“你班上的一名学生属于“玻璃心”,作为教师,你怎么看?”为例,为广大考生做详细的解读,以帮助考生全面备考。
一、观点
所谓“玻璃心”通常是指一个人的心理承受能力较差,内心非常脆弱,经不起批评或指责,常常会因为一点点小事就伤心难过,也形容一个人很容易受到负面影响。我认为学生“玻璃心”是需要引起重视的一种心理状态。
二、分析
有学生属于“玻璃心”就说明他的意志力相对比较薄弱,在学习和生活的道路上,很可能因为别人的无心之言,而打消了自己行动的欲望。如果学生长久保持此种心理,则不利于学习的提高,甚至会做出极端的事情来。
学生“玻璃心”这种情况产生的原因一方面可能是学生自身缺乏自信心,在学习和生活上太过于在乎别人的感受;另一方面可能是学生的父母过度疼爱孩子,害怕孩子受到任何一点点委屈,所以总是尽可能的满足孩子的需求,不懂得拒绝孩子,什么都顺着他。结果孩子只学会了索取和享受,形成了依赖,一旦遇到拒绝或批评,很容易产生挫败感。
三、实践
面对这种情况,作为一名教师我会从以下两方面进行解决:
一方面,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我会告诉学生风雨后的彩虹,才会更加的光彩夺目。在其学习和成长的过程中有意识地给他设置一些障碍,让学生知道困难并不可怕,即使遇到困难也要勇于面对。
另一方面,和学生父母进行沟通。告诉家长教育孩子,不仅要给他爱与自由,还应该建立适当的规则,父母不要一味的严厉,也不要过分的娇纵,而应该学会和善而坚定的与孩子相处。
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来源标注为“中公教育”的文章,版权均属中公教育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试题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