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教师 > 阅读资料 >

2022黑龙江教招笔试中突破“诗词古文”相关问题的解题思路

2022-05-26 09:34:36| 来源:黑龙江中公教育

在教师招聘考试中,偶尔会出现涉及物质变化的相关知识,出题时往往以选择题的形式进行考察,此类试题本身涉及的知识点不难,但考试中时常结合诗词古文考察,给解题带来额外的难度,为顺利解决此类问题,考生需要能辨识出文言文或诗句中提示出的关键信息,然后进行判断。所以这类题目难在信息提取,这里就给大家分享下快速解题的思路。

【例1】近年来,我国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诗中涉及氧化还原反应

B.“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该过程发生了置换反应

C.“干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该过程发生了化学反应

D.《荷塘月色》中“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中的“青雾”属于胶体

【答案】C

解析:A.蜡炬主要成分是石蜡,属于烃,烃然烧过程中涉及C、O元素的化合价变化,因此发生的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A正确;

B.该过程中Fe、Cu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反应方程式为Fe+CuSO4=FeSO4+Cu,反应的基本类型是置换反应,B正确;

C.“干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说明的是人们利用金密度大的特点进行淘金,没有发生化学变化,是物理方法,C错误;

D.《荷塘月色》中“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中的青雾”是分散在空气中的小水滴形成的气溶胶,属于胶体,D错误;

故选:C。

【解题思路】对于考察知识点较易的试题,不仅要保证正确率,还要保证做题速度,因此需要很强的摄取信息的能力,首先关注到题目要求“说法不正确的”;A.中“蜡炬成灰”匹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B.中“熬胆矾”、“铁釜”、“化为铜”符合“置换反应”;C.中信息关键“淘金”,则为物理变化;D.中“青雾”,雾是胶体。不必纠结诗句古文的翻译问题,快速提取核心信息解题即可。

【例2】对于我国古代著作涉及化学的叙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汉书》中“高奴县有洧水可燃”里的“洧水”指的是石油

B.《本草纲目》中“冬月灶中所烧薪柴之灰,令人以灰淋汁,取碱浣衣”,其中碱是指碳酸钾

C.“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这里的“玉”即玉石,其主要成分含有硅酸盐,熔点较高

D.《天工开物》中有“至于矾现五色之形,硫为群石之将,皆变化于烈火”,其中的“矾”指的是不含结晶水的碳酸盐

【答案】D

解析:A.洧水可燃,为液体燃料,“洧水”指的是石油,合理,A正确;

B.烧薪柴之灰,令人以灰淋汁,取碱浣衣,其中“碱”是碳酸钾,B正确;

C.玉的主要成分是硅酸盐等耐高温物质,诗句说明玉的熔点高,C正确;

D.《天工开物》中有“至于矾现五色之形,硫为群石之将,皆变化于烈火”,其中的“矾”指的是含结晶水的硫酸盐,D错误;

故选:D。

【解题思路】本题信息较少,对考生平时的知识积累有一定要求。A.洧水可燃,能推测是可燃性液体,信息不足以说明是石油,但整体较为合理,待定;B.中烧完柴的灰,又称之为“碱”,指草木灰,碳酸钾,其水解显碱性,作用类似碳酸钠,合理;C.中玉石主要成分为硅酸盐等,耐高温,符合诗句描述需要烧很久,合理;D.中提及的“矾”,可以联想“明矾、绿矾、胆矾”等,其实指的是硫酸盐,且“变化于烈火”可知其为带结晶水的盐,高温失水,故产生变化。综合判断可知D明显不合理。

【例3】下列关于文献记载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天工开物》中“世间丝麻装褐皆具素质”,文中“丝、麻”的主要成分都是蛋白质

B.《肘后备急方》中“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该提取过程属于化学变化

C.《抱朴子》中“丹砂(HgS)烧之成水银,积变又还成丹砂”,描述的是升华和凝华过程

D.《本草经集注》记载强烧之,紫青烟起,乃真硝石也”,此法是利用焰色反应鉴硝石”

【答案】D

解析:A.“麻”的主要成分纤维素,不是蛋白质,A错误;

B.《肘后备急方》中“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该提取过程没有发生新的物质,因此发生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B错误;

C.《抱朴子》中“丹砂(HgS)烧之成水银,积变又还成丹砂”,描述的是HgS受热分解产生Hg和S单质,冷却后Hg与S又重新化合形成HgS,在这个变化过程中有新物质产生,因此发生的是化学变化,不是物理变化中的升华和凝华过程,C错误;

D.《本草经集注》记载强烧之,紫青烟起,乃真硝石也”,硝石是KNO3,其中含有K元素,灼烧时使火焰呈紫色,因此可利用焰色反应鉴别“硝石”,D正确;

故选:D。

【解题思路】快速提取信息是解题的关键:A.中“丝”是蛋白质,“麻”是植物纤维素,选项描述错误;B.中大致说的是榨汁过程,为物理变化,选项错误;C中关注HgS变为水银的过程,不符合选项描述;D.中“紫”是指颜色反应中K的颜色,依此鉴别硝石,合理。

由以上若干例题足以窥见一斑,此类题目的核心知识与判断本身不算难点,但往往通过陌生的诗句古文进行包装,会给考生的判断带来一定影响,但仔细观察不难发现,获取答案的过程其实并不涉及大段晦涩文字的翻译,考生只需要摘取若干与选项描述相关的字词判断即可。考试中可以借助笔记适当圈注,判断最核心的信息,避开无关描述,可大大提高解题效率。

THE END  

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来源标注为“中公教育”的文章,版权均属中公教育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责任编辑:伊春中公ly)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试题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伊春中公教育

微信号:yichunoffcn

立即关注

热门招聘关注查看备考干货关注查看实时互动关注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