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身心发展规律
在教师资格笔试中,个体身心发展规律是一个比较重要的考点,主要以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的题型进行考查。考生在备考时注意对规律的理解、规律对应的教育启示以及相关的古语、俗语或典型案例能够进行理解性识记及匹配即可。所以本文将针对这部分的内容进行整理,并辅以相应的习题,以便各位考生更好地了解和掌握个体身心发展规律这一教育学知识点。
个体身心发展规律: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互补性和个别差异性。
(一)顺序性
1、含义:人的身心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量变到质变的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
2、启示:教育应该按照发展的序列进行施教,做到循序渐进。
3、相关古语:违背身心发展顺序性规律的古语有“拔苗长助”、“陵节而施”;遵循身心发展顺序性的古语有“幼者听而弗问,学不鬣等也”、“不陵节而施之谓孙”。
(二)阶段性
1、含义:个体的发展是一个分阶段的连续过程,前后相邻的阶段是有规律的更替的,前一阶段为后一阶段的过渡做准备。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
2、启示:教育者要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特点分阶段进行,在教育教学的要求、内容和方法的选择上,不能搞"一刀切",还要注意各阶段间的衔接和过渡。
3、典型案例:违背了阶段性规律的有幼儿教育小学化、小学教育中学化。
(三)不平衡性
1、含义:一是:同一方面的发展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是不均衡的。二是:不同方面在不同发展时期具有不平衡性。
2、启示:抓关键期。
3、古语或典型案例:“狼孩”的故事就是违背了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反应的也是身心发展规律的不平衡性。
(四)互补性
1、含义:一方面是指机体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甚至缺失后,可通过其他方面的超常发展得到补偿;另一方面,互补性也存在于心理机能和生理机能之间,如身患重病的人,有强大的意志力,身心依然可得到发展。
2、启示:扬长避短
3、典型案例:盲人的听觉比较好;张海迪、霍金等人身残志坚的坚强品格。
(五)个别差异性
1、含义:群体差异和个别差异。
2、启示:因材施教
3、古语或典型案例:“人心不同,各如其面”,“一把钥匙开一把锁”,“闻斯行诸”的典故等。
【练习题】
1.个体身心发展的( )决定了教育工作必须分阶段进行,防止“一刀切”。
A.顺序性 B.阶段性 C.互补性 D.差异性
【答案】B。解析:个体身心发展顺序性给我们的教育启示为循序渐进,阶段性给我们的教育启示是教育工作需分阶段进行,不搞“一刀切”,互补性给我们的教育启示是扬长避短,差异性给我们的教育启示是因材施教。故本题选择B。
2.以下古语中反应个体身心发展顺序性的教育启示的有( )。
A.时过然后学, 则勤苦而难成
B.幼者听而弗问,学不躐等
C.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
D.盈科而后进
【答案】BCD。解析:个体身心发展顺序性的教育启示为循序渐进,选项A反应的是抓关键期,为个体身心发展不平衡性的教育启示,BCD反应的均为循序渐进,故本题选择BCD。
3.人们常说的“聪明早慧”或“大器晚成”是指教育者要抓关键期。( )
【答案】×。解析:“聪明早慧”、“大器晚成”说的都是不同人自身的特点,说明教育者应该把握个体身心发展差异性的特点,因材施教,所以本题错误。
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来源标注为“中公教育”的文章,版权均属中公教育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试题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