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顺风驶船”比喻自己没有主意,跟着别人说话或办事。看似是没有主见、随波逐流,但这正是很多考生在申论文章确定立意时,实现贴合题干要求、理清写作思路的妙招。
具体来说,就是在拿到申发论述题题干时,部分考生被困在“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固化思维框架中,看似方向明确,实则被限制住思维,导致无从下笔。事实上,结合近两年国、省考申论试题以及模拟题,写作题思路趋向灵活,我们要看出材料、题干中的对论述思路的提示,“顺风驶船”,破解文章立意桎梏。
比如2021国考试题:“给定资料1”中说“夜色难免黑凉,前行必有曙光”,“给定资料2”中说“我们的改革之所以成功,离不开务实的精神和理性的思考”。请深入理解这两句话的含义,参考给定资料,联系实际,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比较常见的考生思路有两种。一种是围绕着改革这个主题词,进行常规的“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三种角度的分论点论述。另一种则是结合“务实的精神、理性的思考”两个对策角度的分论点论述,但苦于两段分论点难以达到字数要求,便结合“夜色难免黑凉,前行必有曙光”得到了类似与“坚定的信念”的第三个分论点,强行凑成“五段三分”式议论文。其实,我们不妨直接从题干出发,“黑凉”代表着问题、困难,而“曙光”意味着前途方向。结合第二句的主题词“改革”,便可得到一组立意思路,即:第一段开头引出总论点“改革”,第二段论述当前改革进入攻坚期、深水区,也就是“黑凉”,段末强调即使“黑凉”但仍要“前行”,追求“曙光”,第三、四段进行对策角度论证“务实的精神、理性的思考”,最后一段结合改革形势进行适度升华。这种论述结构既符合题干和材料要求,又丰富了对于背景、现状、意义的多角度分析,更能体现考生对于热点知识的运用和观点论述得深刻。
再如2020辽宁省考申论试题:给定资料4中提到,“一个经济体的底气,既要看眼前静态的‘形’,更要看长远发展的‘势’”。请根据你对这句话的理解,联系实际,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主题词是经济体的底气,而“既要……也要……”可以看出,兼顾形势是对策角度,所以考生们不必再为兼顾形势提出三个角度的对策论述,分论点可以直接分为两段:经济体的底气源自于“形”、经济体的底气源自于“势”,如果字数无法满足要求,那么可以再灵活地加一段“形与势要两者兼顾”的论述。
“虽有智慧,不如乘势。”巧妙地借助题干及材料中关键句的提示,能够更快地帮助我们在作答时明确立意方向,得到清晰、合理的文章写作思路,甚至能够打破思想束缚,得出更为流畅、深刻地论述内容。
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来源标注为“中公教育”的文章,版权均属中公教育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试题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