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黑龙江公务员 > 阅读资料 > 行测 >

2018黑龙江省考行测矛盾的应用——真假话问题

2018-01-21 09:31:47| 来源:
黑龙江公务员考试信息网整理了2018黑龙江省考行测矛盾的应用——真假话问题,希望对各位考试备考有所帮助,请大家ctrl+d,收藏此页,或是关注黑龙江中公教育官网。

  近几年公务员考试中我们经常遇到真假话问题,而有些同学常常不知道从哪些方面入手来解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真假话问题的解题方法。

  真假话问题的主要特征是:题干中通常会给我们多个命题,它们常常以对话的形式出现。换句话说,题干会给出几个参与者,如甲、乙、丙、丁,每个人说出一句话。而在这几个命题中,题干会规定其中有一个人说的是真话或几个人说的是真话,继而让大家判断谁说的真话,进行相应的推理。

  【例1】一找二绕三返回

  下面来看一道例题:

  厨房的桌子上有四个杯子,甲、乙、丙、丁四个人每个人都说了一句话:

  甲说:所有的杯子中都是蜂蜜水;

  乙说:第二个杯子中装的是淡盐水;

  丙说:第三杯中装的不是白糖水;

  丁说:有些杯子中没有蜂蜜水。

  如果这四个杯子上写的话只有一句是真的,那么以下哪项必定为真?

  A.第一个杯子中是蜂蜜水

  B.第二个杯子中是淡盐水

  C.第三个杯子中不是白糖水

  D.第四个杯子中不是蜂蜜水

  这是一道典型的真假话问题。对于必然性推理问题,我们首先要做的是要翻译题干。本题翻译题干后,即:

  甲:所有是蜂蜜水

  乙:第二杯是淡盐水

  丙:第三杯不是白糖水

  丁:有些非蜂蜜水

  翻译题干后我们可以明显看出,“甲:所有是蜂蜜水”和“丁:有些非蜂蜜水”的命题陈述为“所有是”和“有些非”,互为矛盾命题。而我们又根据矛盾的特性可知,互为矛盾命题的两个命题永远一真一假。也就是说,甲和丁所说的话必然一个为真话,一个为假话。但是我们根据现有条件还不能判断出谁说的是真话,谁说的是假话。所以我们可以把这个条件先放下。

  题干已知,四个命题中只有一个为真话,即一真三假,而我们已经断定甲和丁一真一假,故而,乙和丙说的一定是假话。那我们再重新来看乙和丙的陈述:

  “乙:第二杯是淡盐水”为假命题,因此,第二杯装的不是淡盐水,B项错误。

  “丙:第三杯不是白糖水”为假命题,因此,第三杯装的是白糖水,C项正确。

  这时我们已经可以来选出答案了,但我们继续来看一下甲和丁的陈述。我们现在已知第三杯中装的是白糖水,那么甲的陈述,“所有杯子中装的都是蜂蜜水”就是错误陈述,为假命题,则丁的陈述为真命题。这道题就是丁说的是真话,甲、乙、丙说的是假话,故选C。

  好了,这道题我们已经解决了。那我们来整理一下思路。首先,我们从四个陈述中找到了两个互为矛盾的命题,然后根据矛盾的特性判断出这两个命题一真一假。其次,我们绕开了这对矛盾命题,根据题干已知条件“四个命题中只要一个为真话”,判断出除矛盾命题外的两个命题都是假命题。最后,我们根据剩余两命题内容的判断,再次回到矛盾命题,来判断它的真假。这就是我们解决真假话问题的整体思路。我们将它概括为“一找、二绕、三返回。”即找到矛盾命题、绕开矛盾命题、返回矛盾命题。只要把握住这种思路,我们就可以解决真假话问题。

  【例2】假设法

  接下来我们来看这道例题:

  家里有四个孩子,分别是甲、乙、丙和丁。一天,放在餐桌上的糖果少了几颗,母亲问是谁偷吃了糖果,四个孩子各有说辞:

  甲说:我们中有人偷吃了糖果;

  乙说:我们四个都没有偷吃糖果;

  丙说:乙和丁至少有一人没有偷吃糖果;

  丁说:我没有偷吃糖果。

  如果四个孩子中有两个说的是真话,有两个说的是假话,则说真话的是:

  A说真话的是甲和丙

  B.说真话的是甲和丁

  C.说真话的是乙和丙

  D.说真话的是乙和丁

  这道题目相对来说复杂一些,题干已知四个命题中两真两假,丙和丁的表述也相对不好理解。但只要是真假话问题,我们就可以用“一找、二绕、三返回”的方法来解决。我们一起来看一下。首先,翻译题干:

  甲:有些是

  乙:所有非

  丙:非乙或非丁

  丁:非丁

  其次,解题过程:

  “一找”:很明显,甲和乙的表述“有些是”和“所有非”互为矛盾命题,必然一真一假。

  “二绕”:绕开甲和乙,来看丙和丁。题干已知两真两假,则丙和丁必然一真一假。但是我们根据现有条件无法判定丙和丁的真假,这里就需要引入我们的第二种做题方法——假设法。我们假设丁的命题为真的,即“非丁”为真。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出有冲突的地方了,如果“非丁”为真,那么“非乙或非丁”必然也为真,即丙、丁两个命题都是真命题。这就与丙、丁两命题一真一假冲突。故而这种假设是不正确的,即我们应该假设丁为假命题,即“非丁”为假。此时,丙命题“非乙或非丁”为真,符合题意。即丙说真话,丁说假话。

  “三返回”:回到甲、乙命题。我们现在已知“非丁”为假,也就是说,丁偷吃了糖果为真,则乙命题“所有人都没有偷吃糖果”为假,即乙说假话,甲说真话。这样我们就解决了这道题目,甲、丙说真话,乙、丁说假话,故选A。

  由此可见,公务员考试中的真假话问题其实是有“套路”的,只要我们把握住“一找、二绕、三返回”的解题思路,并适当辅以假设法的解题技巧,就能解决真假话的问题。大家要勤加练习,熟悉“套路”,争取在考试中拿到所有真假话问题的分数,祝大家成功!

 



THE END  

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来源标注为“中公教育”的文章,版权均属中公教育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责任编辑:摩卡)
关键词阅读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试题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伊春中公教育

微信号:yichunoffcn

立即关注

热门招聘关注查看备考干货关注查看实时互动关注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