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教师考试交流群:193811113 |
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A【中公教育解析】结构游戏是儿童利用各种不同的结构材料,经过手的创造来反映周围现实生活的游戏。
2.B【中公教育解析】“图上的小松鼠在做什么呢”是把注意引到了小松鼠这一具体事物上。
3.D【中公教育解析】喜欢成人的接触等反映了儿童的社会性需要。
4.D【中公教育解析】儿童对自我评价不稳定,是依从性的,容易受外界影响。
5.C【中公教育解析】教幼儿认识简单的字不是托儿所的保教任务。
6.C【中公教育解析】对于0-3个月的婴儿,提供的玩具和游戏材料应为色彩鲜明的小球。
7.A【中公教育解析】幼儿园社会教育就是品德教育在幼儿园中的体现表述不正确。
8.B【中公教育解析】用整只手臂到用手,这是从整体到局部。
9.C【中公教育解析】目前幼儿园教师为幼儿制作成长档案是运用了作品分析方法对幼儿的成长进行研究。
10.A【中公教育解析】“哨兵持枪姿势”实验主要是研究幼儿的坚持性。
11.A【中公教育解析】安全保育原则不是幼儿园教育的特殊原则
12.B【中公教育解析】幼儿对一日概念的认识不如对一日内时间顺序的认识深。
13.D【中公教育解析】在幼儿言语的自我调节机制中,没有言语触觉调节一说。
14.D【中公教育解析】问题言语最为丰富的年龄是4—5岁。
15.D【中公教育解析】家长评价不属于幼儿发展评价的方法。
16.B【中公教育解析】独立性的出现是儿童心理发展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步,也是人出生头2-3年心理发展成就的集中表现。它表明,儿童心理具备了人类的一切特点:直立行走,使用工具,用语言交际,能进行想象和思维,有了自我意识。
17.D【中公教育解析】感知觉是人生最早出现的认识过程。
18.B【中公教育解析】认生是儿童认识能力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变化。它一方面明显地表现了感知辨别和记忆能力的发展,即能够区分熟人和陌生人,能够清楚地记得不同的人脸;另一方面,也表现了儿童情绪和人际关系发展过程中的重大变化,出现了对亲人的依恋和对熟悉程度不同的人的不同态度。
19.C【中公教育解析】注意分配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集中到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的活动上。
20.B【中公教育解析】课程设置需要考虑儿童的不同年龄特征的需要,符合发展适宜性原则。
二、简答题
1.【答案要点】(1)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幼儿教育具有社会属性。教育是要把人类历史积累的知识、经验、技能等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地传播到下一代,培养为社会服务的人。同时,不同的社会、不同的阶级或社会集团,总是根据自身的利益和需要来规定培养新一代人的方向。这些阶层所制定的教育任务必须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2)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及其需求。全面促进幼儿素质和谐发展是幼儿教育的中心任务。发展包括身体和心理两个方面,二者必须协调发展。这种身心发展的规律性既是连续的,又是阶段性的。任何违背幼儿身心发展规律,提出过高、过难或过低、过易的教育要求,都不会达到发展潜能的目的。
(3)教育目的。幼儿园教育目标的结构呈金字塔型,由上至下分别是:国家的教育目的、幼儿园教育的目标、各个幼儿园具体的教育目标。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是培养人的质量规格标准,是对受教育者的总的要求。学前教育目标的制定必须结合教育目的,符合社会的要求。
2.【答案要点】(1)发展适宜性原则是指幼儿园环境创设要符合幼儿的年龄特征及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促进每个幼儿全面、和谐地发展。此项原则是美国幼儿教育协会针对美国幼教界普遍出现的幼儿教育“小学化”等倾向而提出来的。
(2)从年龄的一般特征来看,幼儿园小班、中班、大班幼儿在身心发展上的特点是存在明显差异的。因此,教师要根据不同的年龄特征提供相应的发展环境。比如:设计相适应的教学内容;提供合适的教学器具;开展有层次的游戏。同时,根据最近发展区的原理,为不同的幼儿制定相应的发展目标。另外,幼儿园的环境应该是宽松的、自由的、和语的,并且是安全的和多样的。
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来源标注为“中公教育”的文章,版权均属中公教育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试题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