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发论述大作文写作一直是各位考生关注的重点。为此为大家提供国考申论市地范文:试谈“有”与“无”。更多伊春国家公务员申论辅导资料,相关信息请关注伊春国家公务员考试网。
试谈“有”与“无”
太上云:有无相生,难易相成。告诉我们“有”与“无”之间存在着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并非非此即彼之关系。老子又云: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这是对“有”“无”之具体阐述:有生于无,亦终于无。尧舜禹三帝以无为治,天下莫不自然教化,敦风厉俗;夏商周三代以有为治,天下莫不安居乐业,民丰物阜。故曰: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若在现代化城市建设过程中, 能充分利用有无之辩证哲思,把握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文化内涵的关系,必将能让城市建设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硬件设施之以为利。社区基础设施之“有”,方便了居民的日常休闲;商业步行街之“有”,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效率;文化艺术场所之“有”,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地下综合管廊之“有”,激发了公共空间的发展潜力……城市建设中的种种“有”,不仅惠民利民,更极大地改善了城市市容市貌,提升了城市形象。当前我国的城市建设正需要深入贯彻“有之为利”的思想,补齐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之短板,充分发挥城市硬件设施对城市发展的促进作用。
文化内涵之以为用。古巴黎搭建起文化交流之新桥,平衡社会不同阶层人民,成为巴黎文学艺术中心和购物中心;X市利用黄金地块修建文化公园,改变城市治理思路,彰显了城市价值……城市建设之“无”,包含了丰富的人文意义和文化价值,利用城市硬件设施之基础,塑造和养成的不只是“造景”,更能借此达到“化人”。然而,部分地方政府在城市建设过程中片面强调基础建设,而忽视了其核心:文化内涵。元代传统民居商业化,公共场所被设计得优雅别致,刻意追求硬件设施的经济价值与美观诉求,却因小失大丧失了文化气息,导致老住户纷纷外迁,公共场所千篇一律。因此,在强调共享发展理念的当下,应当转变城市治理观念,充分发挥文化内涵在城市建设中的作用。
将“有无”思维纳入城市建设任重而道远。首先需要国家政府加强宏观设计、顶层设计,从制度层面出台配套政策法规,加快推动城市基础设施的全面提升工程,加快落实城市补短板工程,做到“有”。其次需要明确城市建设远期布局和可持续发展战略,通过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城市文化,融入基础设施的实体,为市民带来幸福感、归属感和安全感,做到“无”。如此,才能将城市建设成为经得起历史检验,无愧于伟大时代的高水平、高质量发展的标杆典范,做到“有”“无”相生。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城市建设就当如这辐辏一般,以其“无”之用,得“有”之利。将有无思想纳入到城市建设发展过程当中,协调硬件设施与文化内涵的关系,将城市建设推上一个崭新的高度。
推荐:
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来源标注为“中公教育”的文章,版权均属中公教育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试题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