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申论考试主题都有所不同,可能涉及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领域。且具体给定资料从形式上主要包含文字材料;从内容主体上分可能包含国内材料、国外材料;从材料性质上分可能包含理论性材料、事实性材料。但是,无论主题是什么,无论给定资料的内容看似多么复杂、割裂,给定资料的组织模式却是经过精心构想,按逻辑组织的。
中公教育总结发现,无论材料所反映的实例间的关系多么错综复杂,都逃不脱万变不离其宗的本质。简单来说就是申论材料都会反映现实存在的问题,也会给出针对这个问题的不同看法或做法,需要考生判断应该采取什么解决思路以及如何更好地践行这个思路,这个思路的施行过程中可能存在各种困难,需要考生分析应采取何种具体的措施来排除困难、更好地落实思路,解决最初的也是最本质的问题。所以,不管材料多么复杂,都可能从属于以下某个方面:背景介绍、问题、问题存在的原因、解决问题的大政方针或正确思路、正确思路的重大意义、异议或错误做法、、对策等等。
二、训练阅读的目的性
在了解了材料的本质之后,考生在复习中的阅读练习应着重培养目的性阅读的意识。那么,什么是目的性阅读呢?这包含两个层面的意思:一是为了回答作答要求的具体问题而阅读;二是阅读每部分材料后能够明确判定它从属于上节所说的“背景介绍、问题、问题存在的原因……”其中哪个内容。简单来讲就是,在阅读一段材料后,能够跳出材料,看出这一则材料的本质是什么,以及是否有和问题相关的答案要点。
三、找到材料中的有效帮助信息
申论材料的观点类一般可以给我们带来诸多有效信息:政府部门以及领导干部的观点、专家学者的观点和群众的观点。
第一类,政府部门及领导干部观点。这类观点中包括国家领导人、各级政府及其相关职能部门或其工作人员的观点。在申论材料中出现这些人的观点,我们要注意把握他们的观点和讲话。对于这类观点还需要注意利益原则,如果材料中出现各级政府或职能部门领导人的观点,一般要把握职务最大的领导的观点,这是和整个材料的中心主题是一致的,因为他们的角度和立意相对来说要高,能够代表多数人的利益。
第二类,专家学者的观点。这类观点主要包括问题相关方面的专家和教授学者的观点。专家的观点一般是从深层次的角度来研究的,分析问题的原因和对策,学者教授的观点一般是从浅层次的角度来研究问题的表现。对于材料中出现专家学者的观点要注意把握,切不可忽视。在材料中出现针对某一问题的不同争议时,通过支持人数和反对人数的多少来判定命题人的观点,坚持少数服从多数原则。此外,一般材料中后出现的观点是命题人的观点。
第三类,群众的观点。这类观点主要包括普通老百姓的讲话或对一些问题的看法。对于群众观点要慎重考虑,仅代表个人利益的观点不予采纳。因为群众提出的观点一般是从个人的利益角度而出发的,对于这样的观点一律不予采纳。如果群众提出的观点代表大多数的利益,那么对于这样的观点是应该采纳的。因此,对于群众提出的观点要根据材料来仔细判定。
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来源标注为“中公教育”的文章,版权均属中公教育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试题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