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分析作为国考申论当中每年必考题型,也是大部分考生认为较难的一个题型,该题型问法多样,诸如谈....理解,谈......启示,谈......看法,分析比较A与B等,其中谈对一句话的理解是考察频率最高的一种,中公教育建议必须从根本上把握这个题型的作答技巧。
一般题干中出现谈对某一句话,某一个词的理解或者说分析某一句话、一个词。但在这其中注意要和归纳概括题型区分开来,归纳概括题目当中也会出现分析……,但两者的区别在于归纳概括是分析单一且明确的要素,如请分析村支书感到压力大的原因就是归纳概括题;而分析“她是最好的中国制造”就是解释分析,原因在于看完题干之后只能明白要围绕这句话找点,但具体要找什么要素是不明确的,所以为解释分析。
综合分析的作答方法仍然按照审题、找点、加工、书写四步走。在审题部分的重点有三个:题目类型、分析对象、特殊要求;找点就是围绕分析对象回到材料中寻找相关的所有要点;重点在于加工环节。解释型分析的整体作答逻辑为总分总,那么这每一部分有具体该如何操作呢。
1.首先第一个总,一定要点明分析对象的本质含义,也就是要解释分析对象,但各位考生对这一步的理解存在误区,总认为要复杂,抽象,但实际上解释本质含义的目的就在于简单且明确。具体一共分为三种情况。
A .回到分析对象出处段,看前后句是否有同义转述:同义转换词(换句话说、或者说、即、——);或者句式结构类似的句子
例:城市的水系就像城市的指纹
解释为:城市的水系打造了城市的特色
B.划分关键词:带引号的词,抽象意义难以理解==实词,回到材料中寻找对于关键词的解释,并串联成一句话。
例:下水道是城市的智慧和良心
解释为:城市地下排水设施是城市管理者的科学规划和正确的政绩观
C.综合全文简单得出解释
例:有的孩子是红色的草莓,有的孩子是紫色的葡萄。
解释为:每个孩子是不同的
2.第二个分,要在对应材料寻找和分析对象相关的所有要点,但要注意要点间内在逻辑。
A.找寻的要点有好坏之分时,一方面;另一方面
B.如果找的要点是一边倒的好或者坏时,可以按照要素罗列要点:好现象、问题、原因、影响
C.如果全篇材料以案例的形式呈现,可按照案例的要素呈现要点:处境+做法+结果。
3.最后一个总,提对策或者做结论,秉承扬长避短原则。
当材料中出现要、必须、应该等直接对策时,直接放至最后,但有时没有直接对策的话,就需要看具体情况。如果分析部分全都是正面表述,最后就可以做结论弘扬、提倡等等,但如果分析部分有问题,就可以在最后根据问题反推宏观对策。
谈理解的综合分析题目在国考中考察的难度较大,所以考生一定要掌握其中作答技巧,但也无需过于忧虑,题型的本质仍然在于找全找准要点,只不过需要注意要点的排列逻辑。
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来源标注为“中公教育”的文章,版权均属中公教育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试题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