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国家公务员 > 阅读资料 > 申论 >

2018公务员考试申论比较分析题答题方法讲解

2017-06-14 13:47:57| 来源:中公教育贺秋媚
综合分析题目是考察频率比较高的题目,几乎是申论考试中的必考题型。分值不高,同时难度较高。考查形式灵活广泛。归纳概括题常规知识有概括问题、原因、影响、内容、争议。特别是从近两年来看,考查更加灵活,常规考察的有解释分析、评论分析、启示分析,还有几类特殊的比较分析、关系分析、判断分析。因此是我们复习的重点,今天来给大家分析分析这道题是比较分析。

对于综合分析题目我们的答题思路都是一样的,下来我们思路回顾回顾:

1.仔细审题——审清关键要素,抓准分析对象即关键词

2.阅读材料,把握要点——回归给定资料,找到相应要点

3.加工要点——提炼,在把握分析对象相关信息的基础上概括核心观点

4.规范书写——作出规范答案

具体到比较分析比较分析具体思路

概括A与B+对A与B进行比较(相同和不同)+作出结论

看似很简单,下面用一道试题来讲解,我们用江苏2016年试题来示例:

给定资料2中的M妈妈与给定资料3中的N教授在面对世俗习惯与社会潮流时采取了不同的应对方法,请对此进行比较分析。(15分)

要求:分析透彻,观点正确,篇幅250字左右。

咱们先审题,这道题目的关键词是M妈妈、N教授面对世俗习惯与社会潮流时采取的不同应对方法,那我们去材料先看看这两人都做了什么。材料范围在材料2。

梳理材料我们发现材料中主要有以下的内容

1.介绍妈妈的做法:妈妈为了让孩子顺利入园,教孩子说谎。

2.网友的观点:妈妈的做法可以理解,出于无奈。

3.网友的观点:教孩子说谎违背了中国传统家教,影响孩子的未来价值观

4.网友的观点,说明社会上虚假泛滥,社会风气不好

5.网友的观点:社会风气歪风邪气较多,可以让孩子适应。

6.这段主要说的是抢红包成为一种社会潮流。

7.这段主要说N教授针对抢红包,先是主张只看不抢,后为了促进师生的良性互动,修改规矩,认为红包可以发,但不能超过师德底线,消除了学生之间的距离感和隔阂感。

下面我们根据前面讲过的思路,对要点进行整合加工:

提出观点:妈妈的做法是不对的,而教授的做法是对的。或者对于妈妈的做法是反对的,对于教授的做法是支持的。

论证观点:具体进行比较。

妈妈完全融入世俗习惯,教授舍弃不良习惯。

妈妈的做法出于无奈可以理解,但影响孩子的价值观,助长社会的歪风邪气,教授适时改变,摒弃陋习,又缩小师生隔阂感,情感传播。

落实观点,得出结论:对于世俗习惯和社会潮流不能全盘接受,需要辨别是非,弃恶从善。

最后,我们把这些要点串起来组成答案:

M妈妈为了让孩子顺利入园,教孩子说谎违背了中国的家教,负面影响极大,做法不对。N教授针对微信抢红包,先是主张只看不抢,后为促进师生的良性互动,修改规矩,认为红包可以发,但不能越过师德底线,做法顺应潮流又具有一定积极作用,值得肯定。 妈妈在面对社会问题时完全融入世俗习惯,而教授在面对社会潮流时舍弃不良习惯。妈妈的做法出于无奈,但影响孩子的价值观,助长热衷拉关系、走歧路的社会歪风邪气。教授面对社会潮流,适时改变规矩,既摒弃陋习,又缩小师生隔阂感,利于加强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因此,对于世俗习惯和社会潮流不能全盘接受,需要辨别是非,弃恶从善。

最后,我们简单总结下: 1.综合分析题本质:归纳概括+一点逻辑。2.综合分析题目的逻辑:提出观点——分析观点——落实观点。通过上面的讲解,同学可以看到做题的方法很重要,我们只要掌握了方法,不管出现什么样的主题都没有关系的。同学在做题的时候要注重方法的掌握,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关注中公教育微信wwwoffcn,政策问题实时答,考试信息不漏看。
更多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相关信息请查看》》 黑龙江公务员考试网

THE END  

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来源标注为“中公教育”的文章,版权均属中公教育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责任编辑:摩卡)
关键词阅读 2018 国考 备考 申论 申论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试题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伊春中公教育

微信号:yichunoffcn

立即关注

热门招聘关注查看备考干货关注查看实时互动关注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