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国家公务员 > 阅读资料 > 行测 >

2018公务员考试行测可能性推理作答技巧:“秒杀”迷惑项

2017-06-13 11:36:37| 来源:中公教育 刘杨

直白一点就是只利用某个人“大咖”的身份,于是认为这个命题是对的或者错的,而是否有真正的联系呢?也不一定有,只是心理上觉得可以。这就是诉诸。而我们平时经常遇到的诉诸的形式多以“人士、专家学者、机构”等形式出现,不过有时候也会有隐晦一点的表达,比如“某大型公司的负责人说”等等。

这个时候有的同学就觉得自己已经明白了,已经理解了,于是认为以后遇到这种“”就可以直接排除了,不过要是这么想的话那就太简单了。

实际上并不是所有带“”的选项都不能选。

为什么呢?比如,若有个题目的结论是:人是由非洲古猿进化而来的。而有个选项这么表达:生物学家詹姆斯用大量的数据和试验证明了非洲古猿就是人类的祖先。大家会发现这个选项中具体谈到了专家的得到结论的论证过程了,论证很充分,而且是存在着逻辑上的相关性的,那么这就是可以选择的,而要是只想利用身份来论证,并没有逻辑相关性,则是不可行的。

那我们回到开始的那道题当中,具体的结论:一个人到了80岁理解和记忆能力不会显著减退。C项上述调查由部门策划和实施,很明显只是利用了身份而已,并没有存在论证过程,没有相应的逻辑相关性,这就是非常典型的诉诸了,不过要是改一下,把这个选项改成:上述调查由部门经过大量的试验与大量的调查所得出的,要是如此的话就证明这个论证实际是有逻辑相关性的,而不是心理上的认可了,就可以进行加强了。

建议大家在遇到这种题目的时候还是要认真地进行分析,看选项到底想要表达的是什么意思,最终辨析到底能不能进行削弱加强。

 

1 2

THE END  

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来源标注为“中公教育”的文章,版权均属中公教育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责任编辑:摩卡)
关键词阅读 2018 国考 行测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试题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伊春中公教育

微信号:yichunoffcn

立即关注

热门招聘关注查看备考干货关注查看实时互动关注查看